回上頁
預防失智症.活出健康新生活
2022/06/15
【蕭英露 職能治療師/早安鴻海九月號】
與父母相處時,常常會發現他們抱怨找不到眼鏡放在哪裡?走進房間突然不知道原本應該要做的事情,但絕大部分都能夠回想或找到,然而,如果罹患失智症,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和發生過的事就像存取失敗的檔案,再也無法開啟和恢復。全球每3秒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,從衛生福利部調查結果推估臺灣80歲以上的年長者中,每5位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,我們究竟要如何預防呢?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在去年發布認知衰退和失智症風險降低指南(RISK REDUCTION OF COGNITIVE DECLINE AND DEMENTIA),總結重點就是『生活型態介入』:
一、規律運動
身體和大腦都需要運動,彼此也會相輔相成,成人至少每週從事中度強度體能運動至少150分鐘,儘管有慢性疾病的長輩,也能夠諮詢醫師的建議後循序漸進地從事適合的運動;另一方面,大腦的認知訓練可以增加神經細胞的連結,玩遊戲、學習新事物或如繪畫的創造性活動,也都是很棒的選擇。
二、均衡營養攝取
類似地中海飲食型態,原則是攝取大量蔬果、以魚類家禽、奶蛋豆類作為蛋白質來源、以五穀雜糧取代精緻澱粉,以橄欖油為主要脂肪來源。
三、避免危險因子
戒菸和確保飲酒適量都可以降低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的風險,同時戒菸還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、改善血液循環、延緩衰老等好處。
四、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管理和體重管理
有三高問題者需要遵循醫師的醫囑服藥或調整生活作息,規律回診追蹤,按時監測和紀錄血壓和血糖的數值;體重如超重或屬於肥胖者,相較正常體重者的失智症風險超過2倍,建議透過適合的營養攝取及增加運動量維持健康體重。
五、重視生活品質
增加和維持足夠的社交活動、憂鬱症控制、還有助聽器使用都能夠提升生活品質,也是延緩失能不可或缺的面向。
至今,醫學尚未出現能夠治癒失智症的方法,且此疾病需要極大照顧成本,對家庭、社區到國家都是沉重的負擔;有句話:上醫醫未病,及早和積極的預防措施是我們CP值最高的選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