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蛇疼痛像电击 接种疱疹疫苗 增加保护力

吴鸿诚医师
张先生是近四十岁的计算机工程师,生活日夜颠倒经常熬夜,近日胸部出现小红丘疹,本不以为意,直到皮肤密集地出现红疹及水泡,并出现如电击般的间歇性刺痛以及被如火烧伤的灼热感,超难忍受下赶紧就医检查,确诊罹患了「带状疱疹」,治疗后还是痛了好几个月,所幸现在已经慢慢恢复。
带状疱疹过去是长者常见的疾病,不过,罹患带状疱疹的年轻世代正在增加中,可能跟青年人往往作息不正常、熬夜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等有关,让带状疱疹有年轻化的趋势。
熬夜、作息不正常 带状疱疹有年轻化趋势
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(Varicella-Zoster Virus, VZV)感染所引起,即是台湾社会俗称的「皮蛇」,它的名字恰如其份地形容带状疱疹在身上的分布。初次感染病毒时(多为儿童时期),病毒藉由飞沫传染在咽喉部黏膜繁殖入侵,之后进入血液循环到皮肤并且大量复制,并在表皮表现「水痘(Chickenpox,或称Varicella)」。水痘痊愈后,残留的病毒潜伏于神经节中多年,成年后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伺机活化。通常以胸部、脸部、腰部、颈部较常见,也可能遍布全身。患者初期觉得身体轻微刺痛,痒痒或灼热感,约4-5天之后皮肤出现水泡,伴随而来的就是椎心刺骨的剧痛。
得过水痘病毒 终生有1/3机率罹患带状疱疹
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颅神经(Cranial nerve)或脊髓神经背根神经节(Dorsal-root Ganglion),免疫力低下时就容易引发疱疹。临床统计得过水痘病毒的人,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机率会再罹患带状疱疹:当体内有极高的免疫抗体循环监督时,带状疱疹病毒会一直潜伏不敢作乱;然而,当疲劳、睡眠不足、生病等情形,这时免疫功能下降,带状疱疹就容易登门入侵。
别小看带状疱疹 拖延就诊危及生命
带状疱疹的病患通常在投药后两周渐渐结痂,愈合其皮肤水泡与皮肤溃疡;但也有的病人形成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」,持续其神经病变疼痛长达数个月或数年之久,严重影响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。吴医师呼吁,一旦察觉自己疑似皮蛇症状,尽早就医别拖延;尤其错失及早介入治疗,让病毒大举进攻,入侵三叉神经或荐神经丛,可能导致患者溃疡性角膜炎、失明、耳聋,或泌尿生殖方面等疾病;病毒一旦跑到中枢神经,还可能引发脑膜炎,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。
带状疱疹疫苗 50岁以上建议优先预防
临床数据显示,带状疱疹好发于年长以及免疫力低下者,其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随着年龄而升高;吴医师说,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,也比较容易发生带状疱疹。每年全台感染带状疱疹就医的病患多达24万人左右,67%的病患年龄在50岁以上。
临床研究显示,最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就是施打疫苗。带状疱疹疫苗(Zoster Vaccine)是一种活性减毒疫苗,其病毒株和水痘疫苗相同,只是成人施打剂量较高,约等于14剂的水痘疫苗,藉此降低病毒活性。疱疹疫苗目前在台湾属于自费疫苗,卫福部建议,50岁以上成年人未曾接种过带状疱疹疫苗者,无论是否有水痘或带状疱疹病史的人,皆可考虑接种1剂活性减毒带状疱疹疫苗,提升保护力。
年长、免疫力低下 与医师讨论施打疱疹疑苗 增加保护力
至于疱疹疫苗的成效如何?各国临床经验显示施打疫苗后约有七成保护效果,其余三成即使发病,长水泡及神经疼痛等症状也会比较轻微,不易产生并发症(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)。此外,疫苗注射的副作用不多,少数人可能出现头痛、轻度发烧等,不适情况大概维持1-2天后自行缓解。
建议年长、平时免疫力低下的民众(长期压力与过度疲劳者、慢性病如糖尿病患),与医师讨论自身身体状况许可后,即可施打疱疹疫苗,毕竟对容易生病的人而言,有疫苗能远离疾病威胁,仍是有好处的。如果考虑同时施打其他疫苗,可以跟流感疫苗同时注射(建议不同部位),若是肺炎链球菌疫苗,则建议与带状疱疹疫苗注射相隔一个月,以免效果减弱。.
带状疱疹疫苗 五大类型不宜接种
根据临床经验,以下几种情况的人不建议注射疱疹疫苗:
先前接种疫苗任一成分,曾发生过敏反应的人
依据仿单成分,对新霉素(Neomycin)发生过敏;对蔗糖、磷酸盐、麸胺酸盐、以及明胶等发生过敏(作为安定剂)者,都不适合施打。
免疫不全的病人
急慢性白血病、淋巴瘤、其他侵犯骨髓/淋巴系统疾病、HIV/AIDS所引起的免疫抑制、细胞性免疫功能不全等,都不适合施打。
活动性结核病的病人
这类疾病属于结核体内再活化,病人免疫能力不佳。
怀孕妇女
女性接种后4周内应避免怀孕。
刚接种其他活性减毒疫苗的人
施打活性减毒疫苗(例如MMR、活性减毒日本脑炎疫苗)的人,应注意需间隔至少28天以上才能再施打疱疹疫苗。
无论个人是否符合带状疱疹疫苗注射的适应症或禁忌,都应该与医师详细讨论后再决定施打疫苗。
别痛到撑不住!减缓皮蛇的五个小帮手
预防带状疱疹最好的方法,就是维系良好的生活型态,均衡饮食、定期运动、保持纾压和充足睡眠是不二法门。一旦被确诊带状疱疹,只要把握以下五个要点,对减轻带状疱疹症状及缩短病程都是有帮助的:
1.出现发高烧、咳嗽、头痛等症状立即就医。
发现疑似症状时应尽速就医,勿听信偏方,应交由医护人员处置。
2.红疹、水泡发生72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
越早服用越有效,可大幅缩短未来神经痛的时间。
3.穿着宽松衣物
避免压迫患处磨破水泡导致溃烂感染,留下疤痕。
4.轻微疼痛处冰敷
若无法忍痛,可请医师开止痛药,医师在评估肝肾功能后,依照疼痛的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,提供适合的止痛药。
5.均衡饮食、多休息、减少压力
均衡摄取各类营养素、规律时间作息、避免熬夜,藉由提升免疫力来对抗病毒。